《读四书大全说》 明清之际王夫之著。十卷。成书于清康熙四年(1665)。《四书大全》系明永乐间胡广等人奉钦命编纂。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基础,汇编宋以来程朱学派对“四书”的解释而成。王夫之以读书札记形式,按照《四书》原来的篇章次序,借用其中某些命题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批判宋明理学。论证“致知、格物亦有行”,批判理学家的“知先行后”,对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亦作了新解释,“夫子略于生、学分上、次,而后人苦于上、次分生、学(指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乃不知上、次云者,亦就夫知之难易迟速而言,困而不学,终于不知,斯为下尔”(《论语》)。强调“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驳斥了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同上)。认为“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孟子》),反对程朱的“理能生气”。提出“理当然而然,则成乎势矣”(同上)的历史进化观点,否定理学家宣扬三代以前是“天理流行”之“盛世”的复古历史观。但亦未能完全摆脱程朱思想的影响,倡言“礼治”,“古帝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统谓之礼”。后收入《船山遗书》,1975年中华书局以金陵曾刻本为底本,点校出版单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