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筏》 清初贺贻孙著。其自序云:“二十年前与友人话诗,退而书之,以为如涉之为筏也,故名曰《诗筏》。”意谓此著可作为诗歌创作和鉴赏的渡河之筏。对诗歌的创作、风格、结构、技巧及历代诗人、诗作、流派多所论述。主张“诗文之厚,得之内养,非可袭而取也”,“所谓厚者,以其神厚也,气厚也,味厚也”。认为“诗文有神,方可行远。神者,吾身之生气也”。提出“蕴藉风流”说,认为惟风流乃见蕴藉;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提出“无理有情”、“温柔婉恋,使人不觉为怨,真可以怨者也”等观点,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审美趣味。是中国古代美学总结阶段出现的诗歌美学专著。收入清道光敕书楼藏版《水田居遗书》,又收入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