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造型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德 Über das Verhältnis der bildenden Künste zu der Natur;英 On the Relations of the Plastic Art to Nature 德国谢林著。1809年在兰茨胡特(Landshut,巴伐利亚州)出版。原为1807年10月12日在王储路德维希命名日于慕尼黑科学院大会上所作的讲演。作者为本书确立的宗旨是:“通过与其真正的样本和渊源即自然的关系来考察造型艺术。”全书以同一哲学为指导思想,主张意识、心灵、精神是整个宇宙、社会、艺术中最本质的东西,艺术是心灵与自然中间的纽带。认为自然中美与丑、完满与缺陷是同时并存的,艺术是有选择地再现自然中美的对象或对象中的美和完满。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要表现出有生命力、最一般的本质性的东西,即精神。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所以艺术也是有兴有衰,不断发展的。艺术家创新的方式是从衰亡的艺术中攫取有生命力的火种,发展出新艺术。这是发展和进步的法则。此书包含着某些辩证因素,对后来的美学思想发生有益影响。书中也有许多神秘主义的因素,对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美学有一定影响。中译本由缪灵珠译,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2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