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构》 On Deconstra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全名《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美国卡勒(Jonatha Culler)著,1983年出版。是作者《结构主义诗学》的续篇。它介绍了解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这一理论怎样应用于文学。全书3章,分别为:“读者与阅读”;“解构”;“解构批评”。第1章说明解构主义产生的理论背景,包括读者角色的转化带来了新的机运;作为一个女人来阅读,是避免作为一个男人来阅读,批判所谓“阳具批评”,从而产生一种全面的视野,一种令人信服的阅读;作品的意义是读者的经验,阐释是设定一种阅读经验,而解构即是考察阅读将我们引入的窘境。第2章是全书的中心所在,主要根据德里达的著作,交代解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解构的一个主要策略是把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在实践中推翻经典的二元对立命题,全面移换这个系统。解构摧毁了结构主义者的“理性信仰”,揭示了文本的非理性性质。第3章主要根据德·曼的著作,说明解构主义的细读如何从文本细节过渡到极为抽象的修辞或形而上学范畴,抵御文本之统一性叙述程式的结构等等,从而揭示出语言与世界的真相。中译本由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