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达达主义
类别 哲学
释义 达达主义     Dadaism

现代西方文艺流派之一。亦称“达达派”。20世纪初兴起。“达达”(Dada)一词在法语中意为“玩具马”(一说是随手从词典中找出的词),以其为名,本身并无意义,只是试图说明文艺应该效法婴儿,对周围世界作纯生理的反应。1916年,罗马尼亚诗人查拉(Tristan Tzara, 1896—1963)、法国画家阿尔普(Hans Arp, 1888—1966)等发起成立以“达达”为名的文艺社团。代表人物还有文学方面的布列东、阿拉贡(Lonis Aragon, 1897—1982)等。1917年3月“达达”画廊开幕,7月由查拉主编的《达达》杂志创刊。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社会动荡和精神迷茫的产物。其美学和艺术主张是怀疑一切,嘲笑一切,否定一切,包括现实、理性、传统、规律、真理,把一切文化都视为“理智和社会的同谋犯”。在文艺创作上,否认逻辑作用,强调人类神秘多样的潜意识活动,奉行“破坏就是创造”的口号,主张以怪诞的形象、混乱的语言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诗歌主张可随便从报纸上剪下的零乱词句中偶然结合;戏剧则强调“敌视观众”;绘画采用拼贴现成物品的方法,甚至用垃圾、酒瓶、便池构成。如杜桑的《泉》是一个瓷制小便壶,《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则是在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画上几笔胡须,以此向传统的绘画法则挑战。达达主义是无政府主义在艺术领域的反映。它在“革新”口号下表现出反传统、反审美、反道德的虚无主义倾向。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8 2: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