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1825年就学于爱丁堡大学医学系,1828年转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神学系。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Beagle)作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在这期间,他在动植物与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并且接受了赖尔关于地球缓慢变化的思想,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念。回国后,一面进行人工驯化动植物的观察实验,一面着手整理有关生物进化的笔记。183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8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译《物种原始》),提出了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而且对生物的适应性也作出了正确的解释,从而沉重打击了各种唯心的神创论、目的论与物种不变论。此后,继续撰写多部著作,系统阐述人工选择理论,并提出和论证人类的动物学起源和性选择,使进化学说更趋完备。进化论使生物学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对生物学和整个人类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自然史基础”。但这一学说对生命和物种进化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达尔文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明确表示“不相信曾有过什么神的启示”(《自传》)。但有时他又把自己称作“不可知论者”,并且偏爱“自然不作飞跃”的信条。主要著作还有《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人类的由来及性的选择》(一译 《人类原始及类择》)(1871)、《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攀缘植物》(1875)、《食虫植物》(1875)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