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部农谭》 清焦循著。作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署名“雕菰楼主人”。作者突破传统的正、 变、 雅、 俗观念, 推崇民间通俗戏曲。时人均以“吴音”(昆腔)为戏坛正宗,列入“雅部”;贬民间戏曲为“乱弹”,下列“花部”。作者大胆宣称“余独好之”。指出“花部”原本于元剧,进而以民众审美趣味为据,以审美移情力为准,对两者作了分析对比,认为昆曲以内容而论,题材狭窄,多“男女猥亵”之作,“不足观”,难给人以美感;就声腔而论,“其曲虽极谐于律”,又“繁缛”(细腻),然由于曲文深奥,观者多“茫然不知所谓”,亦不能引起美感。而“花部”,根植民间,内容体现民间之爱憎,反映平民之思想愿望,“足以动人”,能产生审美移情;又其“曲文理质”,“其音慷慨”,令观众“血气为之动荡”,能引起审美激情。超出旧戏曲观念之偏见,反映出近代新的戏曲美学观念。今存焦氏原稿本及《怀幽杂俎》所收本。又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