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 北宋张载著。约作于宋熙宁三年(1070)至熙宁九年间。九卷,十七篇。包括《太和》、《参两》、《天道》、《神化》、《诚明》、《大心》、《乾称》等篇目。取《易》的蒙卦“蒙以养正”句而名,旨在立志、养气而成圣人之德。书中论述了以“气一元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所述“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论,“变化气质”的道德修养论,以及“民胞物与”的伦理观等,在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存最早版本见于宋本《诸儒鸣道集》。明清时代,有多种注本。较重要的有刘玑《正蒙会稿》(明刊本、清刊本),高攀龙、徐必达《正蒙释》(明刊本),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船山遗书》本,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光地《正蒙注》(康熙刊本),王植《正蒙初义》(乾隆刊本)等,其中中华书局《张子正蒙注》(王夫之)标点本,较为完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