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邠庐抗议》 近代冯桂芬著。二卷,凡四十篇。作者自称此书“参以杂家,佐以私臆,甚且羼以夷说,而要以不畔于三代圣人之法为宗旨”。为近代较早的一部带有改良主义色彩的政论集。深感当时的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认为只有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才是富强之道。说:“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否则,“不独俄、英、法、美之为患也,我中国且将为天下万国所鱼肉,何以堪之?”书中具体地论述了内政、外交、军事、文化进行改革之必要,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使中国得以自强。此观点后为张之洞所采纳,发展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基本纲领,并被资产阶级改良派称为“三十年变法之萌芽”(见《湘学新报》第一册)。并以此书呈光绪皇帝阅,对戊戌变法产生一定影响。冯在世时,已有抄本流传。19世纪80年代后刊刻甚多。有另加附录增至五十二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