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 Maschine 马克思著。被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是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第一篇“资本的生产过程”中第三章“相对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是马克思论述科学技术的一部专著。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后,马克思为撰写《资本论》这一巨著而继续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在1861年8月至1863年7月这一段时间里,共作了二十三本笔记。该书的内容系其中的一部分,原标题为:《(r)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手稿首次细致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三个相继阶段即协作、分工和机器,深入探讨资本主义应用机器的前提和后果,指出机器的发展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从生产力的变化来分析生产关系的变化,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得出生产力革命将引发生产关系的革命。同时,精辟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只有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才第一次使自然力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而自然力的应用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变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科学以过去任何时代都没有的规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发展、应用,自然科学被视为资本的致富手段,科学为资本服务。该书还对古代到19世纪中叶的极其丰富的技术史资料进行研究和总结,考察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过程。还述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瓦解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手稿为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奠定了基础。中译本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47卷译,人民出版社于1978年1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