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律》 亦称《方诸馆曲律》。明王骥德著。始撰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经过十余年增改后定稿。四卷四十章,分别探讨南、北曲源流,南曲声律,传奇作法以及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的许多重要问题,并对元、明两代戏曲作家和作品进行了广泛的品评。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戏剧创作规律。提出写剧本要重视布局和剪裁;情节不荒诞,构思不入俗套,不生节枝。强调戏剧语言要本色自然,不宜生造,既要情意婉转,又要铿锵上口。议论周详,见解精湛,系统性强,对当时和后世的戏曲创作和戏剧美学理论都有较大影响。是中国最早一部论述南北曲作曲的著作。今存明天启四年(1624)原刻本,并收入《指海》、《读曲丛刊》、《增补曲苑》、《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