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言》 东汉末仲长统著。昌言,即当言之意。《后汉书·仲长统传》:“统每论说古今及世俗行事,恒发喷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原书已佚,《后汉书》本传“简撮其书有益政者略载之”三篇,即《理乱》、《损益》和《法械》,另《群书治要》等书亦有节引《昌言》残文。现存《昌言》内容大都为对汉末各种社会弊端的批判,如《理乱》认为社会的“政乱”“周复”是“天道常然之大数”,由统治者的骄奢淫佚引起。《损益》提出因时变易的思想:“故行于古有其迹,用于今无其功者,不可不变。变而不如前,易而多所败者,亦不可不复也。”《法械》篇中提出任贤和反对外戚宦官擅权的思想。从明代起有辑本。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和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本较为详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