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特曼 Jürgen Moltman1926— 德国神学家,希望神学的开创者。1948年入哥廷根大学学习神学,1952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获教授资格。1963—1967年任波恩大学教授,1967年起任杜宾根大学教授。其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希望的神学》(1964)为代表,试图说明教会与神学是走向世界的,世界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而是对未来开放的世界。强调人对未来的希望,认为人的希望即个人、社会和普世的希望,这种希望是人在自我斗争中改造世界达到的。第二阶段以《十字架上的上帝》(1972)为代表。这一阶段强调希望不是空洞的希望,而是在苦难中的希望。认为不了解苦难就不会有希望,离开了十字架的受难,就谈不上有希望。十字架的神学与希望神学是有联系的,有希望就会有斗争,斗争就会有苦难。但十字架神学更强调教会和神学与世界的关系,认为教会和神学与世界上的苦难实际上是同一的。第三阶段以《圣灵权威中的教会》(1977)为代表,是走向神恩与圣灵的经验的阶段。神恩和圣灵是得救的神学,通过希望和十字架的苦难,最后才有了圣灵的拯救。这三个阶段是深入了解神学的历程,又是统一的信仰的历程。主要著作还有:《宗教革命和未来》(1971)、《希望与计划》(1971)、《解放的语言》(1972)、《创造的未来》(1977)、《三位一体与上帝之国》(1980)、《创造中的上帝》(1985)、《今日神学是什么》(1988)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