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正蒙注》 明清之际王夫之著。对北宋张载《正蒙》的注释。九卷。首卷有附录《序论》和《宋史·张载传》。书中对“气”范畴作了更明确的哲学规定,认为宇宙间除了“弥沦无涯”、“通一而无二”的物质性的“气”之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对气的普遍无限性作了新规定:“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又说“絪缊,太和未分之本然”(《太和篇》)。并用一些实例论证物质不灭的思想,指出“气”只有聚散而没有生灭,“散入无形而适得气之体,聚为有形而不失气之常”。肯定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大易篇》),“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幾”(《太和篇》)。又说“动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诚明篇》)。肯定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在认识论方面,认为认识的发生需要“形”(感觉器官)、“神”(思维活动)、“物”(客观对象)三者的结合。“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太和篇》)。继承和发展了张载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该书后收入《船山遗书》。195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75年中华书局以金陵《船山遗书》刻本为底本,重新校勘、标点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