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诺芬尼 Xenophanes约前570—约前470 一译“克塞诺芬尼”。古希腊哲学家、诗人,埃利亚学派的先驱。生于古希腊在小亚细亚的殖民城邦科洛封(今土耳其伊兹密尔)。青年时代因波斯军队入侵而逃离家乡,流浪各地,以自编歌曲吟唱为生。对旧的宗教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都持批判态度。反对荷马等将诸神描绘成不道德的、从事偷盗、奸淫、彼此欺诈等人间的无耻丑行;声称在诸神之间不存在统治关系,否则是渎神;诸神在任何方面都不欠缺任何东西。否认占卜和预言的真实性,用当时自然哲学的成就取代神话来解释自然,认为风、云、雾、雨等都是自然现象,大地是海水逐渐退缩后形成的;讨论了人类和生物的形成问题,认为它们都是从土中产生,最后又都归于土。提出了他自己关于神的看法,认为神是不动的,永远处在同一地方,神没有生灭,没有和人一样的形体和器官;“神是一”,是单一的整体、全体,这个“一”象征整个宇宙抽象的一般的神,他是全视、全听、全知的,神有心灵和思想,但不像人那样需要认识器官才能认识;神自身不动,但能使万物运动。他的思想促成了以巴门尼德为主要代表的埃利亚学派的形成。主要著作有《哀歌》、《讽刺诗》、《论自然》,均佚,仅存41则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