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自我
类别 哲学
释义 自我     英 self;拉 ego;德 Ich

西方哲学史用语。即主体。与“非我”相对。经常被用以代替灵魂或心理活动,表示在主观经验基础上的形而上学的统一性原则。它可以被认为是与自然不同的东西。“自我”一词作为表达主体的概念,各派哲学家在使用时赋予不同的含义。如理性论者笛卡儿所用的自我指理性主体,经验论者洛克所用的自我指经验主体。休谟怀疑或否认自我的存在,认为自我只是一束连续不断的知觉,像演戏一样变化不已。康德反对休谟自我观,认为先天知性范畴是人的内心的形式,即自我的形式。这种知性形式的自我,他称之为“自发的活动”、“自我的统一意识”、“纯统觉”、“先验统觉”、“统觉的综合统一性”等。费希特继承康德的自我概念,但认为他的自在之物是多余的,经验材料对形成知识没有作用,只有自我才能形成自我的认识对象即非我。他在知识学中,提出三个命题,即自我建立自我,自我建立非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认为自我是通过主体的自我反省而建立起来的,在认识之前先假定有一个绝对的自我,绝对自我通过理智直觉察知主体的存在,于是设定自我。自我在设定自我时,把自我作为认识对象,与认识事实不同,它是一种直觉,还没有规定,没有限制,没有间接的认识。由自我建立自我发展到由自我设定非我时就有了认识对象,有了间接性,有了自我分裂出来的限制,产生经验。这种经验是作为主体的自我所产生的,它从属于自我。在这个自我与非我之间有一个统一关系,即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谢林也使用自我这个概念,但把自我与非我看成主体与客体,并由主体与客体形成绝对。其自我的意义成为绝对中的一个方面。以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是绝对理性发展的一种形式,表示意识对其自身活动的考察,是意识对自身的意识。作为自我的主动性的自我也是绝对的一种功能。自我意识是主客体的对立统一,也是自由。人的自我意识是人区别于自然物的标志。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些人继承休谟对自我的经验主义的观点,而有人则认为自我是对刺激作出功能性反应的统一体系,自我表现于一系列的刺激反应之中。这种观点是休谟自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