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 narcissism 亦译“那喀索斯主义”、“影念”。奥地利弗洛伊德用语。指一种性倒错,即人把自己作为性爱的对象。那喀索斯(Narcissus,希腊Narkissos)是希腊神话中爱恋自己在水中倒影的美少年,最后憔悴而死。弗洛伊德认为“自恋”现象根源于人的里比多,始于人的婴儿期。婴儿起初对外部世界毫不关心,受自己的冷、热、口渴等肉体感觉以及睡眠和抚摸自己身体的需要所支配,决定婴儿的性本能表现为只关心、爱恋自己的身体,这是“原始的自恋”。当幼儿开始探究环境并发现外界现象后,性爱转向客体,特别是转向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外界对象愈多,自恋越减少,但不会彻底消失。他还认为自恋是精神病的根源,因为人对客体的爱恋必然遭到挫折或拒绝,于是孤独使人恐惧,退回到自恋;而“绝对自恋”就是精神病的一种状态,即“自恋的精神病”,而“自恋”概念的提出,则为理解精神病的实质开辟了道路。弗罗姆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个人自恋的学说,提出“社会的自恋”,试图以之解释民族主义、民族仇恨、毁灭和战争的心理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