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梵 Svabhāva 因明用语。与“差别”相对。宗支前陈后陈之间在“通他与否”关系上的一对别称。《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二:“局体(限于事物自体)名自性,狭故;通他名差别,宽故。”如“声是无常”这个宗中,前陈主辞“声”指称事物(声)的自身,既不显示另外的义理,也不涉及其他事物,故称自性。与此相对,后陈谓辞“无常”(不永恒存在),既显示了前陈“声”的性状,而且这一性状不专属于声,还贯通到其他事物如瓶、盆、碗、缶等上。由于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并以此来区别此类事物与他类事物之不同,故称“差别”或“差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