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胜论派
类别 哲学
释义 胜论派     梵 Vaieika

音译“卫世师迦派”、“毗世师”。古代印度哲学派别。源于梵文Viea,意指某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胜论即指研究各个特殊范畴的学说。相传创始人为迦那陀(Kaāda,约前2世纪)。提出极微说、六句义说和因中无果论等思想。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于认识以外的一种客观存在,是由不同性质的永恒的“极微”(即原子)所构成。极微是单一的、不可分割的实体,基本形式是性质各异的地、水、火、风。极微本身无度量,积聚多微可组成一有度量的物体。如二个极微可构成一个“子微”,三个子微又可构成一个“孙微”,以至无限,多重极微的积聚构成物质世界的多种形态。极微结合的原因是一种“不可见力的规律”,迦那陀对此未作明确解释。通过对世界各种现象的观察提出六句义说,将整个世界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分为实、德、业、同、异、和合六种范畴。为了与积聚说的本体论相适应,还提出“因中无果论”,并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论证:因果概念不同、因果名称各异、同一原因可有不同结果、因先果后、因果形式不同、因果数量不同等,从多方面否定因果关系的存在。认为解脱是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提出解脱途径为:(1)认识六种范畴达到真知;(2)履行吠陀经典所规定的种种宗教义务。此后,钵罗奢思多波陀(Praastapāda,5世纪)著《摄句义法论》,在世界的生灭、运动的程序、性质范畴的分类等方面发展了迦那陀的学说。648年中国唐玄奘将慧月撰的《胜宗十句义论》译成汉文,进一步发展了六句义论。991年希里达罗(rīdhara,10世纪)著《正理甘达利疏》,乌德衍那(Udayana,10世纪)著《基罗那伐利疏》,将有神论引入迦那陀的“不可见力的规律”。此后胜论和正理论相混合,称正理-胜论派。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