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罗钦顺
类别 哲学
释义 罗钦顺     1465—1547

明哲学家。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属江西)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后辞官归乡,潜心著书,早年笃信佛学,后舍弃,“谓释氏之明心见性,与吾儒之尽心知性,相似而实不同”(《困知记》)。承认“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同上)。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一定条理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同上),反对朱熹“理与气是二物”和王守仁“天地万物皆吾心之变化”的观点。但接受程朱“理一分殊”说,认为“人犹物也,我犹人也,其理容有二哉?然形质既具,则其分不能不殊;分殊故各私其身,理一故皆备于我”(同上)。在理欲之辩上,指出“夫人之有欲,而出于天,盖有必然而不容己,且有当然而不可易者”(同上)。主张人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批评宋儒以人欲为恶的禁欲主义,但反对纵欲,“惟其恣情纵欲而不知反,斯为恶尔”(同上)。以仁义礼智为“人道”的根本,“人之道,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为之经,喜怒哀乐为之纬,经纬不忒,而仁义礼智之实在其中矣,此德业之所以成也”。又说:“天之道莫非自然,人之道皆是当然。凡其所当然,皆其自然之不可违者也。”(同上)把仁义礼智等视为人性中先天固有的“天理”,“天之所命,而人物之所以为性者也”(《续记》卷上)。“性之理,一而已矣。名其德,则有四焉(即仁义礼智)”(同上)。否定王守仁“良知即天理”说,认为“今以良知为天理,即不知天地万物皆有此良知否?天之高也,未易骤窥,山河大地,吾未见其有良知也。万物众多,未易遍举,草木金石,吾未见其有良知也”(《答欧阳少司成崇》)。为学方法上,批判禅学的“顿悟”。认为“夫学者之事,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困知记》)。在逻辑上,提出“得一可通其余”的演绎推类思想,认为“千蹊万径可适国,但得一道入,则以类推而通其余”(同上)。反对“含胡(糊)两可”、“似是而非”之言,指出言则“不容于不辩”,于辩则“此是则彼非,彼是则此非,安可不明不辩之”,“以非为是,不几(近)于无是非之心者乎”(同上)。政治上同情民间疾苦,但把改革时弊的希望放在改善道德风尚上。有《困知记》、《整庵存稿》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