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勒,F.M. Friedrich Max Müller1823—1900 哲学家、语言学家,宗教学的创始人之一。原籍德国,就学于莱比锡大学及柏林大学。1846年去英国,1848—1875年定居英国牛津。1850年起在牛津大学任教。1875年起编辑出版《东方圣书集》,完成51卷。1873年发表《宗教学导论》,创用“宗教学”(science of religion)一词。在哲学上,提出比较方法运用于语言研究,以寻求语言的客观基础解释。又以这种方法研究神话,认为不能用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考察远古的神话,神话的不合理来源于语言的不完全等多种原因,提出“语言的病态说”以解释神话的客观基础。认为拜物教是因为相信它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灵力存在其中,与自然物崇拜有所不同,自然物如日月星辰是可接触的,而拜物教所崇拜的物的灵力是不可接触的。与特伦德伦堡和文德尔班一样,把哲学史看成概念史,认为概念是对事实的认识,概念史即认识特殊事物的发展的历史。主要著作还有《比较神话学》(1856)、《语言科学》(1861—1863)、《自然宗教》(1889)、《印度哲学的六种体系》(1899)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