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Thesen über Feuerbach 旧译《费尔巴哈论纲》。马克思著。写于1845年初。恩格斯1886年写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旧稿和笔记中发现。这是一份供进一步研究用的笔记。恩格斯在1888年将它作为《终结》的附录首次发表,并在个别文字上作了修订。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提纲》共11条,其内容的核心是实践观点。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该文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形式,提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它对研究马克思哲学理论和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演变有很高的价值。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08—2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