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绝对唯心主义
类别 哲学
释义 绝对唯心主义     英 absolute idealism;德 absoluter Idealismus

以“绝对”为最高原则的哲学学说。认为“绝对”是一种精神性的实体,它是超自然、超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世界上一切现象,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的思想都是由这种客观的精神派生的。谢林认为绝对既不能是主体,也不能是客体,而是存在于一切有条件的、相对的主体与客体之上的“绝对的同一性”。作为精神实体万物皆依赖于它,并由它而出。“绝对”是一种无意识的精神力量,它自身的欲望和冲动使之能从无差别的同一产生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差别和矛盾,又能消除这种差别和矛盾而回归到无差别无矛盾的同一之中。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绝对同一”从无意识到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进程中的有限的、个别的形式,都是具有主体和客体的两重性的同一体。自然界和精神界只是它在前进途中的两个不同阶段。黑格尔以客观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为其核心而建立起整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绝对精神”从逻辑上看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尚未出现之前就永恒存在着。它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的思维都只是它的外在表现。但他反对谢林所讲的“绝对同一”,认为这种“绝对”不包含任何差别与对立,即甲=甲,是一种抽象的、“原始的同一性”,因此它不可能有矛盾发展。指出“绝对”是一种能动的精神实体,而且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它自身包含着差别与对立,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又不断克服这种对立与矛盾,扬弃自己的异化,返回到它自身。“绝对精神”在“永恒的创造”、“永恒的运动”中变化和发展,因而思维把握绝对的方法不能像谢林那种“直接式”的,只凭感觉直观,反对把绝对作为直观的或直接知识的东西。认为把握绝对必须通过概念的推演,要达到概念的知识或哲学的知识,就必须经历一段艰苦曲折的道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F.H.布拉德雷、格林、鲍桑葵、罗伊斯等英、美新黑格尔主义者承袭黑格尔的观点,把精神性的“绝对”当作最终的实在和世界的唯一本原,故他们的哲学也被称为绝对唯心主义。但他们把作为整体的“绝对”同经验和自我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与黑格尔哲学不同的特点,故又被称为新唯心主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3: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