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运动说 doctrine of movement of lines 英国浮龙·李关于审美活动的理论。在《美与丑以及心理学美学中的其他研究》中提出。批评谷鲁司的内模仿说对美感所作的生理解释,但又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生理的变化和线形的组合相呼应,由此提出了“线形运动”说。线形指各种对象形式的组合,“线形运动”指主体通过审美移情作用赋予对象“线形”的运动感。认为谷鲁司“内模仿”说只涉及“人物运动”(human movement),但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必然会产生不同于“人物运动”感觉的“线形运动”感觉,必然“把我们生命的各种形态,把我们的运动、欲求、意图、意志和性格,归因于各种线条和音调的组合”。模仿线形运动对身体组织产生的是快感还是不快感,是判断对象美丑的标准。线形运动的模仿是移情作用的必要条件。该理论对移情说美学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