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楼》 清尹湛纳希著。一卷,三十二回。约成书于清同治九年至光绪十八年(1870—1892)间。以一出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兴衰变迁,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恶,展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要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书中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以及进步的社会历史观点。认为世界万物的生存变化都有自身的定数,“万物皆遵其时令而生长”,人不能左右,神仙亦无可奈何。指出事物都是变化的,“世界何物最长远?”“我看凡物都不长久”。认为高楼和方寸之木的高低,礼与食的重轻等关系都是有条件的。在性和情的关系上,认为“凡天地之间,物各有其性,既有其性,莫不形于情,情者性之所自发也,然情之所发则不一”。在君臣、父子、夫妻、男女等方面对封建道德作了大量的揭露和抨击,要求婚姻自主。为研究蒙古族哲学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有布和贺希格的开鲁“蒙文学会”1939年石印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蒙文本和1963年出版的汉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