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科技生产力
类别 哲学
释义 科技生产力     productiv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亦称“知识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在现代的重要表现形式。指一种新兴的、超出工业经济范畴的生产力。近代以来,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近代科学革命后,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与其他思想家的不同之处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考察,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决不是一般的力量,而是一种具有生产力功能的非同寻常的社会力量。他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种潜在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而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这就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力量的认识,产生了一个历史性的飞跃。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所引发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大发展,充分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科学的生产力职能认识的正确性。第二次是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与日俱增,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逐渐成为生产发展中最具创新性和推动性的因素。同时,现代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新的产业革命,高技术产业、信息的网络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1988年邓小平根据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巨大推动作用的新形势,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作出了新的科学总结和概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表明:在构成当代社会生产力的要素中,科学技术已不处于从属地位,而是处于首要的决定性的地位。这就把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实现了人类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又一次巨大飞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真理性和预见性。值得注意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哈贝马斯在1968年发表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一文中,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趋势之一是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密切,这种密切关系使得诸种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不过,哈贝马斯对这种趋势的意义的估价与马克思主义不同。他在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时,着眼点是在说明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从而造成人的异化和工人阶级革命性的丧失。他竭力证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消极的社会效应,是由科学技术本身所带来的,他用虚构的“科学技术与人性”的对立来代替真实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得出马克思主义全面“过时”的推论。科技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在现代的重要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下列方面。(1)科技生产力存在一个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过程。当科学技术以一般知识形态存在、尚未并入生产过程时,它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而当科学技术并入生产,即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物化为具体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通过管理在生产结构中发挥作用时,它就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即直接生产力。(2)科技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途径主要有:物化、人格化和科学管理。物化是科学和技术转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人格化是科学武装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科学素质;科学管理则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过程,改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力。(3)科技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处于一切生产力形式、过程和因素中的首位,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相对独立的要素,是生产力诸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生产力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而是一种新兴的、超出工业经济范畴的生产力,是比传统生产力大得多的生产力,它不仅已经从传统的生产力中独立出来,能够引起传统生产力的变化,而且会引起生产体制、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的深刻变化。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13: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