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 约606—706 唐僧人。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儒道,博学多闻。后奋志出家,受具足戒,深究佛典。相传五十多岁时至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弘忍处受教,“服劳六年,不舍昼夜”,深受器重,弘忍认为“东山之法,尽在秀矣”,被尊为上座,作“教授师”。后弘忍为选法嗣令门人各作一偈,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未付衣法。弘忍死后,到荆州当阳玉泉山传授禅法二十余年,四海僧俗闻风而至,声誉甚高。九十岁时诏至洛阳,又入长安内道场,武则天亲加礼拜,唐中宗、睿宗益加礼重。有“二京法主,三帝国师”之称。卒谥“大通禅师”。因在北方传“渐悟”禅学,其法系被称为“北宗”。后慧能弟子神会出而论定南北宗是非,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故有南顿北渐之分、“南能”、“北秀”之说。北宗禅仅传数代即衰。其再传弟子道璇曾将北宗禅传往日本。其禅法继承了道信、弘忍以心为宗的传统。认为“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反对“将心外求”。禅风以“拂尘看净,方便通经”为特点,主张体用互即,动静一体。传说著有《观心论》一卷,其残本于敦煌发现。又其门下传有他所作《大乘五方便》(一作《北宗五方便门》,又作《大乘无生方便门》),亦在敦煌发现它的写本(巴黎图书馆藏有两本)。弟子主要有义福、敬贤、普寂、惠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