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物游 南朝梁刘勰用语。指作家的思维活动、审美意识与外物紧密联系。《文心雕龙·神思》:“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认为作家对外物进行审美观照,“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文心雕龙·物色》),在通过感觉器官摄取外界景象的同时,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同上),以饱满的情感观察、体验外物,从而产生创作兴会,即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的强烈愿望。在创作过程中,物象反映于意识中,经作者加工,成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是神与物两者紧密结合的成果。因此,“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同上),艺术创作既描绘客观物象,也抒发主观情思,乃是主客观相互交融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