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运动 social movement 亦称“社会历史运动”。客观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是以人为主体、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的活动,包括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思想文化活动等形式。法国卢梭认为人类社会运动就是一个“平等——不平等——平等”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德国黑格尔把整个人类历史说成是精神的历史,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2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提供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出社会运动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的物质原因。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41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运动的根本源泉和动力。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的根本区别点,在于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唯物史观在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又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把社会运动的过程看成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的运动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规律的运动发展过程。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每一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都在不同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社会运动也不是直线上升的,中间也会出现曲折和停滞。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风顺的向前发展,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