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 social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提出并揭示了它的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这一思想和原理对于社会历史科学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列宁指出,唯物史观把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揭示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毛泽东1957年在《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之所以把它们规定为社会基本矛盾,因为:(1)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必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中进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定了社会运动的本质,这一矛盾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相结合,贯穿于历史始终,构成社会历史的全过程;(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着历史上各种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精神面貌。离开这两对矛盾的相互结合,就不能科学地阐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内在联系;(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是引起一切社会形态变革的根本原因,一切社会变动和政治变动,都根源于这两对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它规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引起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引起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自动导致生产关系的变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需依赖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这种矛盾必须通过政治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改革和调整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