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 事物间互相对立又互相作用。春秋末晏婴论“一气、二体、三类……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以相济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老子论“难易相成,长短相较”(《老子·二章》),当为“相反相成”思想之始。《汉书·艺文志》提出“相反相成”的概念:“仁之与义,敬之为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毛泽东说:“我们中国人常说:‘相反相成’,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起来,获得了同一性。”(《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