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哲学 法 philosophie d'intuition 法国柏格森对自己哲学的称呼。集中表达了他对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对象、功能和方法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哲学与科学有不同的对象、主题和方法。哲学的对象和主题是实在,实在即变化、生成、运动。变化、生成是纯变化,其中无变化之物,这运动是纯运动,并无惰性的、不变的可动之物在运动着。故实在本身乃是精神、绵延、生命,物质世界只是精神性的生命运动在其创造性的演进中所形成的沉淀物。哲学的对象和主题是精神,科学的对象和主题是物质,由此而产生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物质世界的科学,采用理智的、分析的方法,以便在行动中控制环境;研究精神性实在的形而上学则只能采用直觉的方法,只能借精神对精神的直视来把握它,在自我的内在生命中把握它,理智的分析方法破坏了绵延的纯变化。故哲学应以直觉为基础。以往的哲学家认不清直觉之伟大,把哲学变成一种逻辑的概念体系。他们不知道哲学史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直觉的产物,只是在表述这些思想时,才采用理智的、逻辑的、分析的方法。至于斯宾塞一类实证主义者则把哲学看成各门具体科学的结合,歪曲了哲学的本质,无法把握实在。柏格森认为,现在的任务是要使人们认清直觉之重要,以便在直觉的基础上建立起真正能把握实在的哲学、形而上学。这种新的哲学可以帮助科学摆脱像斯宾塞那样的科学主义的束缚,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使科学家认识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关键性作用,从而实现科学与哲学的统一。这种哲学观使柏格森同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和19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占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区别开来,并使他成为20世纪非理性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