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控制论 biocybernetics 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系统的调节控制过程和信息的传输、变换过程的学科。是生物学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20世纪50年代形成。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生物控制论进展”丛书中指出:“生物控制论的目的,主要在于建立能反映人体和动物功能的模型与理论”,“建立和生物系统有同样的物理与生物化学成分的模型。”生物控制论的主要特点是:(1)抽象性。抽取生命系统的信息活动加以考察,把生命机体中的物质与能量仅仅作为信息载体而忽略不计,建立反映生命系统功能的模型;(2)动态性。着重考察生命系统的动态过程,即生命系统的历时性变化和生命系统在现时和未来的表现行为。(3)精确性。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生命系统的动态过程和功能;(4)整体性。把生命系统作为一个由许多部分、层次相互作用并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执行某种统一功能的有机整体加以研究。70年代以来,生物控制论在系统建模、反馈控制、稳定性和动态分析、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免疫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生物控制论的研究,不仅促进了系统科学、生物科学、仿生学的发展,而且与脑科学研究相结合,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