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论-本体论的神学 theory of existentialism-ontology 英国麦奎利的神学理论。从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存在”与基督教的上帝的比较中得出。认为人的生存永远是个我的独立的人格的生存,人在这种生存中超越了主客体的关系,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可以达到真正的自我,也有可能失掉自我。人是一种可能性,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之中。人要实现其生存的可能就要在其自身之外寻求支持,即形成宗教与信仰的探求。由于寻求支持来自“存在”本身,人的这种寻求就成为一种生存的态度。从生存到“存在”的心灵追求历程,就是一个人信仰的历程。在这个意义上,“存在”与上帝是同义的,即人的追求是达到未来的努力。认为宗教中的启示与神恩即是神与人的沟通中神对人的召唤,也就是“存在”对“存在者”的根源的意义。“存在”对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使人和世界得到存在”,也即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因为上帝“使人和世界得到存在”,才有了人与世界,由此产生“人对上帝的依赖性”和“人从上帝得到存在的被动性”,即人的生存依赖于上帝,人是被上帝所创造的,这使人产生一种虚无感,认为人没有能力,万事靠上帝。通过存在主义可以克服这种虚无感,存在主义肯定人的能动性和自由,人的生存是在存在的流动过程之中,人的生存也就有了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