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 means of production 亦称“生产手段”。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总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控制自然的尺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界蕴藏的物质财富能否转化为劳动对象,以及如何实现转化;各种劳动对象能否以及如何转化为物质产品。从原始的简陋工具发展到使用机器,以致由动力、能源、信息传递等复杂技术组成的现代化工具系统,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千百倍。马克思把生产工具称作“机械性的劳动手段”,它们的总和构成“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必须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生产,创造出物质财富,当两者彼此处于分离的情况下,它们仅仅是可能性上的生产因素。两者结合的方式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各不相同。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劳动者不占有或仅占有极少的生产资料,丧失独立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只能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劳动,受他们剥削,表现为物对人的统治。在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物与人的统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