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结构 structure of productive force 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系统或体系。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系统的主体是最活跃能动的要素,其职能是通过一定的行为和动作实现对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操纵、控制和监督。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生产系统中的重要要素,其中生产工具是联结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媒介,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劳动者的操纵、控制、监督下,通过一系列有秩序、合目的的动作,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按预定目标转化为物质产品。就每个特定历史时期来说,劳动者的职能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状况。劳动对象是人类劳动所加于的物质材料,其数量和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除了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些基本的实体要素之外,还有科学、教育和管理等非实体性的要素。所有的要素必须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起来,使各种要素彼此协调,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结合包括各种劳动资料的结合,劳动力和劳动资料的结合。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各种劳动资料的结合,包括生产工具系统,动力和能源系统,以及自动控制和信息传递系统的结合;劳动力和劳动资料的结合,包括劳动力和各种劳动资料之间的配置、布局、联系,实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形成有条不紊的科学管理系统。为使生产力结构达到最佳状态,必须在生产中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学、生产力经济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