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性质 property of productive force 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生产力的物质技术状况和劳动者的社会结合状况构成的质的综合表现。物质技术状况主要指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的状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的状况。使用石器、铁器、铜器工具,分别标志着古代生产力发展不同质的阶段。手工劳动和机器生产,同样标志着生产力发展不同质的阶段。劳动者的社会结合状况主要指集体协作、个体劳动、实行分工协作等。以氏族共同体为单位的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实行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分别标志着生产力发展不同质的阶段。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下列阶段:以氏族共同体为单位,使用原始工具,没有分工的简单协作的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使用较专门化、较完善的手工工具,实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多行业分工的个体生产;以机器系统为主,实行精细的分工协作,依靠科学来管理的社会化大生产。这些不同性质的生产力,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生产力的质和量(性质和水平)是辩证统一的,生产力性质的改变要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前提,而新质生产力的获得又为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开辟道路。参见“生产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