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写实主义 photographic realism 又称“超级写实主义”(super realism)、今日写实主义(realism now)、彻底的写实主义(radical realism)。当代西方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主要表现在绘画领域。代表人物有:R.皮尔斯坦,C.克洛斯(Chunk Close),R.埃斯蒂斯(Richard Estes, 1936— ),R.戈因斯,D.汉森(Duan Hanson, 1925— ),J.安德利亚等。照相写实主义的先驱是波普艺术,后者“从工商业文明中汲取美感源泉,把大众传播的现成影像(包括照片和印刷品)作为绘画的形象来描写”,成为照相写实主义艺术家的主要创作主张。他们利用摄影成果做客观逼真的描绘,试图将照相与艺术的写实手段融合成一种不同于“主观写实”或“人文写实”的前卫艺术。艺术家先制作平面的照片形象,然后再把这种形象移植到画布上。这种创作方法对艺术技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如用照相机拍摄照片,可以把变化、运动着的物象在一瞬间凝聚起来;而艺术家们通常会把所画对象放大到五到十倍,造成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美学和心理效果。与极少艺术相似,照相写实主义在艺术主张上依据现代哲学观念的一种“距离论”,强调进行艺术创作时不带主观感情,而要与之保持一定距离。因此虽然照相写实主义用极其逼真的手法再现了人物肖像,但传达出的却是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人性的异化。70年代末期,照相写实主义逐渐从美国扩散到欧洲,并影响到苏联和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