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imperceptible and unobtrusive influence 美学中指人受审美对象的感染、启示,思想、情感、性格、习惯以致心理结构在不知不觉中被逐渐同化而发生变化。是美和艺术发挥社会功能的特殊方式,美育的基本特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中国古代《毛诗序》说的“美教化,移风俗”等,都已意识到美与艺术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客观基础是对象的高度表现力、思想的渗透力和情感的感染力。其主观条件是较高的感受力、理解力。当主体面对与自己心理结构适应或不适应的对象时,便同化、认同或者顺应、重建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潜移默化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呈现为心理结构的不知不觉的渐变过程,有时也引起局部的突变。美或丑的事物都可能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美的事物被潜移默化地接受后,可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