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深生态学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深生态学 Deep Ecology 又称“生态智悲”(Ecosophy)。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之一。由挪威奈斯创立。是对“浅生态学”(Shallow Ecology)认识的突破,以回答人类面临的环境事务所提出的深层问题,并寻找深层的答案。认为不仅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哲学、伦理、社会的高度来探讨怎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范型、经济活动、文化传统才有益于人类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深生态学认为,研究人类在地球家园的位置,包括作为整体一部分的人类自我,必须超越一种狭隘的物质主义的科学的实在的理解,使精神的和物质的实在方面融为一体。澳大利亚哲学家福克斯表述了深生态学的核心观念:“这种观念表明,我们在存在的领域不能作固定的、本体论的划分,在人类与非人类的实在性上不存在分叉,……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视野囿于各种界限,我们便缺乏深生态学的意识”。从这一观念出发,奈斯为深生态学理论创立了“自我实现”和“生物中心主义的平等”这两个“最高规范”。“自我实现”所要强调的是个体的特征与整体的特征密不可分,“自我与整个大自然密不可分”。人的自我利益和生态系统的利益完全相同。“生物中心主义的平等”所要强调的是:“在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有一种生存与发展的平等权利,有一种在更大的自我实现的范围内,达到他们自己的个体伸张和自我实现的形式的平等权利。”美国生态哲学家比尔·迪伏和乔治·塞逊斯在1985年出版的《深生态:重要的自然仿佛具有生命》一书中,介绍了1984年4月乔治·塞逊斯和奈斯在加里福尼亚州的一个名叫“死谷”的野营地,共同总结的深生态学的“八大基本原则”:(1)人类与非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繁荣具有自身内在的固有的价值。非人类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们对于满足人类期望的有用性。(2)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具有价值的,并有助于人们认识它们的价值。(3)人们除非为了满足生死攸关的需要,否则无权减弱这种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4)人类生活和文化的繁荣是与随之而来人类人口的减弱相一致的。非人类生活的繁荣要求这种减少。(5)目前人类对非人类世界的干涉是过分的,并且这种过度干涉的情形正在迅速恶化。(6)因此,政策必须改变。这些政策影响基本的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的结构。事情变化的结果,将与现在的情形有深刻的区别。(7)这种观念的变化主要在于对“生活质量”(富于内在价值情形)的赞赏,而不是坚持追求一种不断提高着的更高要求的生活标准。人们将认识到“大”(big)与“棒”(great)的巨大差别。(8)同意上述观点的人们有责任直接或间接地去努力完成这个根本性的转变。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