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 nationalism 从民族观念出发,把民族利益视为至高无上的思想和政策。是私有制和剥削关系的产物,它的代表者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起着不同的作用。列宁指出:“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列宁全集》第43卷第352页)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迫和异民族统治,和广大人民一起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如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时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林肯(Abraham Lincoln, 1809—1865)等代表的民族主义,就起着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取得并巩固政权后,民族主义则表现为:资产阶级以民族利益的代表自居,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在全民族利益之上,抹煞阶级矛盾,要求整个民族服从资产阶级的利益;片面强调本民族利益,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在帝国主义时期,这种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甚至会被作为侵略扩张的思想武器,鼓吹民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为推动民族压迫政策和发动侵略战争服务。在帝国主义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也常常作为民族复兴的纲领,如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的作为“三民主义”组成部分的民族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消灭了阶级压迫这一民族主义的社会根源,然而民族主义的偏见仍可能存在,表现为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形式。无产阶级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进步的民族主义,反对压迫民族的反动的民族主义。在民族问题上,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有自决权;各民族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