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美学 comparative aesthetics 美学思潮之一。20世纪中叶,在国际、民族、地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基础上和相继确立的比较哲学、比较文化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比较文艺学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但尚未形成独立的流派与学科。比较美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中外美学史上从古代起早已有萌芽,刘勰、钟嵘对不同时期的文艺家、文艺思潮、美学思想、风格个性,苏轼对诗、书、画、音乐,亚里士多德对希腊悲剧与史诗,歌德对不同民族的艺术发展,都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美学与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比较哲学、比较文化研究等相交叉。美国门罗于1965年出版的《东方美学》一书,为较早的比较美学专著。多伊奇于1975年出版了《比较美学研究》,对东西方美学思想、艺术作品、审美心理等进行了历史的或现实的比较研究。比较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美学界对其研究对象、范围、功能、方法等都有不同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