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性 德 Diesseitigkeit 德国康德用语。与“彼岸性”相对。指自在之物超出人的认识的此岸,为人所不能认识。康德认为有离开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刺激人们的感官而产生经验材料,并由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加上先天形式而成为人们所认识的现象界,人对自在之物则完全不能认识,即人的认识有此岸性,自在之物具有彼岸性。康德哲学关于此岸性与彼岸性的理论把自在之物与现象界分割开来,表达了他的二元论观点与不可知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出这种客体与主体之间的鸿沟并不存在,通过人的实践,逐渐提高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现象达到本质,就能消除此岸性与彼岸性的绝对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