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 Johann Wolfgang Goethe1749—1832 德国诗人、作家和文艺理论家。早年在莱比锡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1775年任魏玛公国枢密院顾问等要职。曾参与领导了“狂飙突进”运动,1794年与J.席勒定交,此后10年两人密切合作,在创作和理论上都获得了重要成果。在创作上,歌德经过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较深刻的古典现实主义等阶段。在美学上,主张艺术家摹仿自然,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但反对自然主义,认为艺术应从自然的宝库里选择“具有意蕴,显出特征,引人入胜的东西”,表现艺术家的心灵,创造一种“第二自然”。在典型化问题上,主张在特殊中显出一般,即从个别具体事物出发,抓住它的特征和本质,使理性从特殊的形象中显示出来,达到理性与感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认为美有两方面要素,一是“特征”或“意蕴”,即内容,另一是艺术处理,即外在的形式。内容经成功的艺术处理,获得适当形式才达到美。又认为事物要达到美,事物的各部分须符合它的目的性,即个体要符合同类事物中最完善、最能显出特征和本质的方面。其美学思想中含有丰富的辩证观点,对后代美学产生巨大影响。一生著作甚丰,创作上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悲剧《浮士德》等都获得世界性声誉。1887—1919年间出版的全集达133,与美学有关的主要著作有《论德意志建筑艺术》(1772)、《谈不完的莎士比亚》(1813)、《温克尔曼及其时代》(1805)、《箴言与回忆》、《诗与真》(1831)、《与爱克曼谈话录》(1823—183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