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德 1496—1554 明学者。字崇一,号南野。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历官南京国子司业、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曾建龙津书院。师事王守仁,讲求良知之学。主张良知产生万物,“夫人神发为知,五性(喜怒哀乐视听言动等)感动而万事出”(《南野论学书·寄双江》),“视听喜怒之外,更有何物”(《答项瓯东》)。反对罗钦顺斥陆王以知觉为性,强调良知与知觉、良知与意的区别,认为视听言动皆知觉,不全是善;意有妄意、私意,有善恶。知觉和意不可谓之性、理,“知觉与良知,名同而实异”(《辨整庵困知说》)。在动静关系上主张“良知无动无静”,认为“学贵循其良知而动静两忘,然后为得”(《答周陆田》)。对于格物致知,虽认为“离事物则无知可致”,但主张“践形然后可以尽性”(《答陈明水》)。又说“良知本虚,致知即致虚”(《答贺龙岗》)。有《南野论学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