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欧洲共产主义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欧洲共产主义 英 Eurocommunism;法 Eurocommunisme;西 Eurocomunismo;意 Eurocomunismo 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种思潮。主张民主的社会主义和用民主、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些西欧国家共产党中兴起。它萌芽于30年代意共和法共的“人民阵线”策略,理论渊源出于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葛兰西、陶里亚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葛兰西针对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仿效俄国十月革命的方式举行武装暴动均遭到失败的情况,提出因国情不同,革命应采取不同于俄国的“运动战”和“阵地战”的新战略,建立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发挥工人委员会的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陶里亚蒂为寻求一条意大利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主张在宪法范围内实行以民主、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构改革”,并提出否认共产主义运动中有唯一领导的“多中心论”。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共产党鉴于科技革命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和阶级结构带来重大变化,1956年波匈事件、1968年布拉格事件的出现,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望,对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的不满,也纷纷表示要探索既不同于欧洲社会民主党,又不同于苏联、东欧已有模式而符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1975年意、法、西三国共产党领导人分别举行双边会谈,确定共同的政治路线。1975年6月意大利《新报》编辑巴尔别里(F.Barbieri)撰写的社论中,首次提出了“欧洲共产主义”一词。1976年1月意共总书记贝林格(Enrico Berlinguer, 1922—1984)作为党的领导人第一次首先使用该词,6月在欧洲共产党柏林会议上公开打出欧洲共产主义的旗帜,从此该词在欧洲流传开来。1977年意、法、西三国共产党总书记在马德里会谈,发表联合声明,全面阐述欧洲共产主义基本主张。其基本内容是:(1)提出民主与自由的社会主义目标,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政治上实行多党制,通过普选各党派轮换执政;经济上建立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实行计划民主和管理民主;文化上保证思想言论、学术活动、宗教信仰、集会罢工等自由。(2)提出通过民主与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放弃暴力革命。主张充分利用议会和普选制,争取进入政府掌权;限制资本的发展,逐渐将其转为社会财产;民主改革现有国家机器,使军队、警察站到人民一边;利用和改造意识形态机构,争取革命思想占统治地位;与社会党和进步的宗教力量联合起来,建立广泛的民主联盟。(3)实行新国际主义。主张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否认“领导党”和“中心党”,提倡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民族解放运动三大进步势力彼此合作、相互支持。1978年到1979年,意、法、西三国共产党相继召开党代会,在新党章中删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词,代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新国际主义”。1982年,意大利共产党又提出了“既不是社会民主党道路,同时又不是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道路”的“第三条道路”,取代“欧洲共产主义”的提法。现在这一思潮已为欧洲、亚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等十多个国家共产党和左翼社会党所信奉,反对者则称此为“赤裸裸的修正主义”,“改头换面的社会民主主义”。该派代表作有《“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卡里略)、《让我们说实话》(马歇)、《意大利共产党人为自己说话》(贝林格)。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