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模态谓词演算
类别 哲学
释义 模态谓词演算     modal predicate calculus

模态谓词逻辑的形式公理系统。它以初始符号、形成规则、初始公式(公理)和变形规则四部分为基础。和一般谓词演算相比,初始符号中增加了模态词符号L(必然),或M(可能),为此在形成规则、初始公式和变形规则方面,也都相应地增加了有关L(或M)的规定。因此实际上,模态谓词演算是在谓词演算之上再加模态词以及相应的形成规则、公理和变形规则的结果。模态谓词演算是谓词演算的扩充。在模态命题演算中,要涉及到许多可能世界,但不涉及个体和它们的性质。在谓词演算中,还要涉及到个体和它们的性质,故模态谓词演算显得十分复杂,既涉及许多可能世界,又涉及个体和它们的性质。从而形成了构造不同的多种模态谓词演算系统。主要有QTB,QS 4B,QT,QS 4,QS 5等。在QTB与QS 4B的解释中,假定可能世界Wi中的个体和与Wi可通达的可能世界Wj中的个体是相同的。在QT,QS 4,QS 5的解释中,假定可能世界Wi中的个体,都是与Wi可通达的可能世界Wj中的个体。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开始研究模态谓词逻辑。他把模态三段论处理成一个不太严格的公理系统。后人对亚里士多德模态评价不一,有的甚至认为它错误百出。20世纪60年代麦柯尔(Storrs McCall)在《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一书中,尽力探索原意,他所提出的关于必然命题、可能命题的三段论系统与亚里士多德相应的系统甚为相合。模态谓词逻辑的现代研究,是从刘易斯开始的,1932年他在和兰福德合著的《符号逻辑》中,已经讨论到一些模态词与量词结合的命题形式。1946年巴坎(R. C. Barcan)在《关于严格蕴涵的一阶函项演算》、卡尔纳普在《模态性和量词》中分别提出了模态谓词演算系统。巴坎所构造的系统,实质上是在刘易斯的S 2系统上加进存在量词∃、个体词和谓词。其中有11条公理和4条变形规则。卡尔纳普的模态谓词演算MPC,实质上是建立在刘易斯的S 5之上的。50年代之后,不少逻辑学家在对模态谓词逻辑作进一步的研究中,又构造出了众多的模态谓词演算。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3: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