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逻辑 probability logic 一类形式化、数量化的归纳逻辑。基本特点是运用现代的逻辑与数学工具,主要是数理逻辑与概率统计理论,对归纳逻辑、归纳方法进行形式化、数量化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兴盛于50—60年代。J.M.凯因斯于1921年发表专著《论概率》。运用数理逻辑处理归纳问题,初步构造了一个关于概率逻辑的公理系统。30年代,赖辛巴赫在频率概率的基础上建立了概率逻辑的系统。从数学上说,他运用了数学概率论的频率概念是比较典型的。就逻辑上说,它是一种外延的、关系的、多值的逻辑。40—50年代,概率逻辑迅速发展,许多学者提出各自的公理系统。这一时期卡尔纳普对概率逻辑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他于1945年发表了《论归纳逻辑》与《概率的两种概念》,1950年出版《概率的逻辑基础》,正式提出了他的概率逻辑系统。接着,出版了《归纳方法的连续统》,这两本专著,奠定了概率逻辑的基础。由于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的对象和方法不同,它们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概率逻辑的成熟与完善程度也远比演绎逻辑要差。围绕着归纳逻辑、概率逻辑的争论也很多。但概率逻辑对归纳逻辑、归纳方法、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的研究仍有显著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