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杜勃罗留波夫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杜勃罗留波夫 H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обролюбов1836—1861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艺评论家和哲学家。1857年毕业于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自1857年起在《现代人》杂志编辑工作,任书评栏和副刊《哨声》主编。与车尔尼雪夫斯基过往甚密。在社会政治观点上,主张“自下而上”地以农民革命力量消灭农奴制和专制制度,把村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但他比车尔尼雪夫斯基更加确定地认为,俄国也可能要经过西方国家所经历的资本主义阶段,并坚信未来必定是社会主义。在哲学上,认为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是同样的物质,只是发展的阶段不同。人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所有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都是在受到外部世界影响的思维着的大脑中进行的。思维的材料是外部世界。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人能认识周围现象的真实本质和规律,但必须使自己的判断是根据现实的事实,而不是随意的猜想。竭力揭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一切现象在历史上的暂时性,并证明政治信仰、思想内容、美学概念等等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变化的,并据此批判“官方人民性”理论,后者断言俄国应当永远保持农奴制时代所固有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和思想方式。他承认在社会历史领域有规律性。并比较正确地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猜测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但又认为人类历史本应是“和谐”发展的,只因人为地引入了奴隶制度这样“不正常的”关系,历史的“合理的”(自然的)发展进程才被歪曲和中断了。这样,思想和认识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了。在美学上批判“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要求作家、艺术家反映现实,成为时代要求、人民愿望的代言人,而不是单纯地反映现实的一个照相机的感光板。认为评定作品价值的尺度应是作家用语言表达人民“自然的”、“正确的”追求以及揭露社会弊端、激起对阻碍和歪曲人与社会进步发展的现象表示憎恨的能力。主要著作有《人的机体发育与智力活动、精神活动的关系》(1858)、《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1858)、《黑暗的王国》(1859)、《真正的日子何时到来?》(1860)、《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1860)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