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李大钊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李大钊 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永平府中学,光绪三十三年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青年时极富爱国热忱,立志寻求救国出路。辛亥革命后即作文揭露军阀官僚的黑暗统治。1913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组织“神州学社”,进行反袁世凯的斗争。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返国,先任北京《晨钟报》编辑,不久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青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逐步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其后,陆续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较系统地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与资产阶级改良派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920年2月,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久又担任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并和邓中夏创建长辛店工人夜校,出版《劳动者》。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上均被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起,担任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书记,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又深入农村,领导农民运动。1923年6月积极推行党与孙中山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路线。1924年在广州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逮捕,28日惨遭绞刑。哲学上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肯定宇宙是无限的物质存在,规律则是物质存在本身所固有的,“吾人以为宇宙乃无始无终自然的存在。由宇宙自然之真实本体所生之一切现象,乃循此自然法而自然的、因果的、机械的以渐次发生、渐近进化”(《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认定自然界乃如“大实在的瀑流永远由无始的实在向无终的实在奔流”(《今》),宇宙间的各事物都有生死、盛衰、阴阳、青春白首、健壮颓老的矛盾现象,都在对立中流转演进,指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人们必须循此道而努力奋进。又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认为在从经济上解释思想变动的原因时,应把握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上层建筑的变革要靠经济基础的变动,生产力是基础构造内部自身变动的最高原因。据此探讨物质变动和道德变动的关系,有力批判了封建的旧道德。同时指出过去的历史观只是伟人、圣贤、王者、英雄、道德、教化的历史观,“均与神权的历史观、天命的历史观,有密切相依的关系”(《史观》)。坚信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劳工是“庶民”的主体,“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强调“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庶民的胜利》)。在美学上,强调美总是和劳动、工作、创造相联系,指明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互为条件,揭示了审美客体在生活境界和人生境界里的对立统一。著作在1939年曾由鲁迅作序出版《守常全集》,被国民党政府查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了《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文选集》。1984年又出版《李大钊文集》,收录较全。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